1.班級的領導者是( )。
A.班主任
B.學生干部
C.校長
D.教師
【答案】A
【解析】該題考查的是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3)班主任是協(xié)調(diào)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B選項,學生干部對班主任的工作起到輔助作用。
C選項,校長領導的是整個學校的發(fā)展,并非每個班級的組織和發(fā)展。
D選項,教師的表述過于寬泛。
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A選項。
2.有效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B.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C.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D.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主任的工作內(nèi)容。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班級中沒有完全一樣的學生。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差異是絕對的,每個學生在認識、情感、意志、興趣、需要等方面各有差別,班主任要做到對癥下藥,增強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仔細觀察學生,認真了解學生,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
B選項,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首要任務。班主任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地組建班集體。
C選項,班主任的工作內(nèi)容及方法包括常規(guī)工作和個別教育工作。
D選項,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
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擇A選項。
3.對學前教育、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應注重教育內(nèi)容的相互銜接,體現(xiàn)出螺旋式的上升,這一做法體現(xiàn)是( )。
A.知行統(tǒng)一原則
B.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
C.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jié)合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指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xié)調(diào)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tǒng)一認識和步調(diào),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發(fā)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題干中描述“學前、小學、初中、高中”等各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前后銜接,這體現(xiàn)了德育教育在時間上的連貫性特點。故D項說法正確。
選項A,知行統(tǒng)一原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yǎng)成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選項B,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fā)自覺,調(diào)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nèi)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并使兩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
選項C,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jié)合原則是對受教育者的集體進行教育,同時依靠并通過集體,針對其中每個成員的特點加強個別教育。
4.講理、溝通、報告、討論、參觀等均屬于( )。
A.情境陶冶法
B.明理教育法
C.實踐鍛煉法
D.榜樣示范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方法。
選項A,情感陶冶法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
選項B,明理教育法即說服教育法,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語言說服法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qū)W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其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事實說服法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jīng)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其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diào)查等形式。
選項C,實踐鍛煉法指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選項D,榜樣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yōu)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題干中,講理、溝通、報告、討論、參觀屬于明理教育法。選項A、C、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B。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老師:同學們,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們各家去過端午節(jié),哪位同學愿意請我?
學生(都面露喜色,大聲喊):到我家!到我家!
老師:很高興大家都愿意請我。但我只能去一家,這樣吧,誰會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誰家去做客,怎么樣?
學生(面露難色,沉默)。
老師:這個條件讓大家為難了。離端午節(jié)還有好幾天,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學會炒菜,能請到我。
學生(興高采烈):好,一言為定。
(兩天后作文課上)
老師:同學們學會做菜了嗎?
學生(爭先喊道):學會了!老師到我家吃飯吧!
老師:感謝你們的一片誠心,那么你們都學會了做什么菜了呢?
學生(爭先恐后,七嘴八舌的說起了自己學做菜的情況)。
老師:我很想知道同學們是怎樣學做菜的,但是全班這么多同學,不可能每個人都詳細的介紹自己做菜的情況。有什么辦法讓老師知道每個同學學做菜的過程呢?
學生:老師,讓我們把做菜的過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寫出來就知道了!
老師:這個主意真好。這樣,老師不僅能知道你們做的什么,還能比較一下,誰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嗎?
學生:好!
老師:那好,那就快寫吧!
上面是一則作文教學課實例。
請你試從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視角對此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
【解析】
從教學原則角度來講,該教師的作文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案例中教師的做法一方面讓學生動手實踐“做飯”,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一方面又通過實踐操作為作文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豐富了自身的經(jīng)驗。此外,教師的教學行為體現(xiàn)了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jié)合原則,即既要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jié)合知識、技能中內(nèi)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案例中教師這種先引導后進入寫作的手段,也是教學方法科學性的體現(xiàn),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體現(xiàn)了此原則。
從教學方法角度來講,該教師主要采取了實踐活動法和直觀教學法。實踐活動法指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材料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飯做菜,既提升老師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在動手做飯做菜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做菜過程的直觀感知,豐富了學生表象,為寫好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從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來看,該教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為學生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在寫作前體驗生活,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寫作建立在自身直觀經(jīng)驗的基礎上,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易于表達,樂于表達”,“說真話、實話、心里話”。
課程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