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鄉(xiāng)情治理是指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在基層社會的意見整合、利益協(xié)調、矛盾化解、服務供給等治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一種治理形態(tài)。“鄉(xiāng)情”是一種基于地域以及附著在經濟、社會、文化紐帶上的特殊情感,體現(xiàn)為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及在此基礎上的回饋意愿和公共精神。鄉(xiāng)情治理的核心是存在一個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這個場域通過一些微觀機制影響個體動機和群體行為,從而影響社會治理體系和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鄉(xiāng)情治理的是:
A.順德人都以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而自豪
B.敢拼會贏的精神一直激勵著閩南人勇闖南洋
C.海外華僑華人一直有著愛國愛鄉(xiāng)的光榮傳統(tǒng)
D.北岸鄉(xiāng)賢成立媽祖慈善基金會服務當地桑梓
【答案】D
【解析】定義強調:“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在基層社會的治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影響社會治理體系和過程”。
A項:“以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而自豪”只表明順德人對當地的情感和認同,但是沒有體現(xiàn)出對基層社會的治理,不符合“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在基層社會的治理過程中發(fā)揮作用”,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敢拼會贏的精神”只表明這是閩南人的一種精神,并不是對于某地域的鄉(xiāng)情,所以不存在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不符合“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同時并沒有體現(xiàn)出治理,不符合“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愛國愛鄉(xiāng)的光榮傳統(tǒng)”只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品格,并不是對于某地域的鄉(xiāng)情,所以不存在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不符合“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同時并沒有體現(xiàn)出治理,不符合“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鄉(xiāng)賢成立媽祖慈善基金會”說明當地人認同本地區(qū)的文化,存在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符合“由情感和認同構筑的場域”,而且“服務當地桑梓”是一種基層社會治理,符合“鄉(xiāng)情作用于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和治理體系”、“影響社會治理體系和過程”,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2.見義勇為是指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見義勇為的是:
A.某大學保安小張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實驗室起火,迅速沖進實驗室滅火,導致他臉上手上多處燒傷
B.趙大媽看到某美容院的櫥窗中掛著鄰居王女士的照片,經詢問美容院并未獲得王女士的授權,趙大媽堅決要求美容院老板撤下照片
C.小楊的父親在河邊挖土,不小心掉進了3米多深的河道,聽到呼救聲,小楊不顧一切趕上前去,迅速跳進冰冷的河水里,把父親救上岸
D.黃老伯鄰居家的幾個孩子在河邊玩耍,其中一個小孩掉進河里,聽到孩子們的哭喊聲,黃老伯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沖進河中,將孩子救了
【答案】D
【解析】定義強調:“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
A項:保安小張在巡查中發(fā)現(xiàn)起火,因處理滅火導致燒傷,防火是保安的主要職責,不符合“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之外”,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趙大媽得知美容院并末獲得王女士的授權,堅決要求撤下照片,但肖像權不屬于“人身財產安全”,不符合“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父親掉進了河道,小楊把父親救上岸,小楊對父親有救援義務,不符合“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之外”,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鄰居家的小孩掉進河里,黃老伯不顧安危將孩子救了上來,符合“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3.最小干預原則是指在保證文物安全的基本前提下,通過最小程度的介入來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保留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實現(xiàn)延續(xù)現(xiàn)狀、降低保護性破壞的目標。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最小干預原則的是:
A.某博物館在修復古籍時不拆開原線繩,只修補蛀洞嚴重的書頁,而不修補強度未受蛀洞影響的書頁
B.某博物館的一幅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手臂缺失,專家們查閱了原始資料,根據資料將其復原如初
C.某古城墻修繕時,保留其殘損的現(xiàn)狀,在靠近邊墻的一側恢復了很窄的臺階供游人安全通過
D.某古塔傾斜,專家們在研究后最終決定只糾偏一度,它看上去依舊是傾斜的狀態(tài)
【答案】B
【解析】定義強調:“保證文物安全”、“最小程度的介入”、“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延續(xù)現(xiàn)狀、降低保護性破壞”。
A項:某博物館在修復古籍時不拆開原線繩,只修補蛀洞嚴重的書頁,符合“最小程度的介入”,不修補強度未受蛀洞影響的書頁,符合“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符合定義,排除;
B項: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手臂缺失,根據資料將其復原如初,并沒有保留現(xiàn)狀,也沒有體現(xiàn)是不是最小程度的改變,不符合“最小程度的介入”、“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不符合定義,當選;
C項:某古城墻修繕時,保留其殘損的現(xiàn)狀,符合“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在靠近邊墻的一側恢復了很窄的臺階,說明修復的地方很少,符合“最小程度的介入”,符合定義,排除;
D項:某古塔傾斜,專家們只糾偏一度,說明修復的很少,符合“最小程度的介入”,依舊保留傾斜的狀態(tài),符合“最大限度地維系文物的原本面貌”,符合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4.超限效應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中不屬于超限效應的是:
A.某藥店店員遭顧客投訴,店長對該店員進行了罰款200元的處罰并進行嚴厲批評,后又多次在全體店員會議上提及此事,導致該店員辭職
B.小強期中考試語文、數學意外只考了80多分,爸媽很失望,常在臨睡前批評他,小強漸漸感到煩躁,結果期末考試只考了70多分
C.趙老師喜歡“拖堂”,結果期中考試時有一題一半同學都做錯了,而該題就是他在某一次“拖堂”時所講的內容
D.張老師中考前召開班會,強調考試注意事項,有同學遲到了幾分鐘,當晚她又給所有同學及家長發(fā)了短信,再次告知班會內容
【答案】D
【解析】定義強調:“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
A項:店長對店員進行了罰款并嚴厲批評,后又多次提及此事,符合“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導致該店員辭職,符合“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符合定義,排除;
B項:爸媽因期中考試成績對小強很失望,常在臨睡前批評他,符合“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小強漸漸感到煩躁,結果期末考試成績更差了,符合“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符合定義,排除;
C項:趙老師喜歡“拖堂”,符合“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考試中趙老師“拖堂”時講的題目有一半同學都做錯了,符合“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符合定義,排除;
D項:張老師召開班會強調中考注意事項,因部分同學遲到,當晚給所有同學及家長發(fā)了短信,再次告知班會內容,不符合“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同時未體現(xiàn)同學和家長對此的反應,不符合“引起被刺激者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不符合定義,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5.比例相對指標是將總體內某一部分數值與另一部分數值對比,反映總體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對比關系的綜合指標;比較相對指標是將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得出的綜合指標。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比較相對指標的是:
A.甲企業(yè)每百米棉布全廠生產耗電比乙企業(yè)高出57%
B.某地每人平均鋼產量為35.98公斤/人
C.今年糧食產量比去年約增產三成
D.某企業(yè)某年的產值是100萬元,計劃是90萬元,計劃完成程度是11%
【答案】A
【解析】定義強調:比例相對指標:“將總體內某一部分數值與另一部分數值對比”、“總體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對比關系”;
比較相對指標:“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
A項:甲企業(yè)與乙企業(yè)屬于兩個總體,兩個企業(yè)對比的都是“每百米棉布全廠生產耗電”這一指標,屬于同類指標,甲企業(yè)比乙企業(yè)高出57%,符合“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符合比較相對指標的定義,當選;
B項:某地“每人平均鋼產量”是該地總鋼產量與該地人數之比,鋼產量和人數不屬于同類指標,不符合“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不符合比較相對指標的定義,排除;
C項:今年的糧食產量和去年的作對比,屬于同類指標,但針對的是同一個總體,不符合“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不符合比較相對指標的定義,排除;
D項:某企業(yè)實際產值和計劃產值作對比,屬于同類指標,但針對的是同一個總體,不符合“兩個總體的同類指標作靜態(tài)對比”,不符合比較相對指標的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