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學
1??德育的途徑?!疽卓碱}型:簡答、論述】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時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渠道,又稱為德育組織形式。
(一)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基本途徑;
(二)社會實踐活動;
(三)課外、校外活動;
(四)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五)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
2??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觀?!疽卓碱}型: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心 理 學
1??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易考題型:簡答、論述】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階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養(yǎng)方面必須分階段進行,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為提高分階段訓練的成效,必須充分依據(jù)心智技能的形成規(guī)律,采取有效措施。為此,應注意以下方面:
1.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3.適應培養(yǎng)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
4.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2??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疽卓碱}型:簡答、論述、案例分析】
1.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chǎn)生
學生的學習動機產(chǎn)生于需要,需要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采取一些強化和訓練手段使學習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學習需要。
2.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通過立志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啟發(fā)學生自覺、勤奮地學習。
3.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種主觀判斷,它與個體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關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應從培養(yǎng)正確的自我概念入手,方法包括:(1)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2)為學生樹立成功的榜樣。
4.培養(yǎng)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相信成功與努力之間有必然的聯(lián)系,人就不容易表現(xiàn)出消極行為,不容易產(chǎn)生無力感,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訓練學生的步驟如下:
(1)了解學生的歸因傾向;
(2)讓學生進行某種活動,并取得成功體驗;
(3)讓學生對自己的成敗歸因;
(4)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