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廢水、廢氣、廢渣的形成過程。
能力目標: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逐步樹立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并積極參與身邊力所能及的環(huán)?;顒?。
二、 教學重點
廢氣、廢水、廢渣的形成過程。
三、 教學難點
樹立環(huán)境憂患意識、環(huán)保意識。
四、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中公講師請同學們看三張圖片:第一幅圖:霧霾籠罩下的人們;第二幅圖:污水橫流下的死魚;第三幅圖:堆成山的垃圾。引入課題:地球變臟了。
2.新課教學
①情境探究
我們的地球為什么變臟了?中公講師把同學們分成三組,第一組同學分析廢氣形成的原因、危害;第二組同學分析廢水形成的原因、危害;第三組同學分析廢渣形成的原因、危害。
②分享交流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與大家分享該小組的探究成果。
③教學評價
教師對同學們的交流成果要有過程性的評價。
3.鞏固提高
面對生活中的廢氣、廢水、廢渣,我們應(yīng)該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4.小結(jié)作業(yè)
中公講師認為,地球為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都希望碧水藍天的環(huán)境,那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正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用我們的實際行動還大地以碧水藍天。
實際行動之一就是變廢為寶,下節(jié)課請同學們交流一下大家有哪些變廢為寶的方法?
五、 板書設(shè)計
六、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