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課不遵守紀律,注意力不集中,聽課不專心,有時還會發(fā)出怪叫聲,故意破壞紀律引起他人的注意。當老師批評她或同學責備她時,她不僅毫無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興。平時,小芳和老師、同學們都很少溝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為中心,她頑皮、好動,喜歡接老師的話茬,而且常常在當面或背地里給同學或老師起綽號,有時還無緣無故地欺辱同學。當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為,勇于承擔任務,而且身強體壯,體育成績好,是運動場上的風云人物,每次運動會都能給班里爭光。
問題: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據(jù)材料小芳同學的表現(xiàn),在對她的教育中,你認為應該貫徹哪些德育原則?運用哪些德育方法?請分別結(jié)合材料加以分析。
參考解析:
(1)德育原則:①長善救失原則。發(fā)揚小芳性格和體育方面的特長,克服小芳紀律方面的缺點。②因材施教原則。老師要針對小芳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③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
(2)德育方法:①說服教育法。教師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②鍛煉法。有口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3)首先,我們需要一分為二看待學生,發(fā)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其次,以發(fā)展的眼光,客觀、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當代青少年學生的思想特點。再次,教育者要尊重熱愛學生,關(guān)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最后,教育者應根據(jù)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管理和教育。
材料:初一(2)班學生李小剛對學習毫無興趣,成績很差,各科考試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數(shù)學考試,他一道數(shù)學題也答不上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難道你把我當著一個無用的人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再見吧零分”。數(shù)學老師閱卷時,看到這份無標點,錯別字連篇,字跡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氣地把李小剛叫到了辦公室,交給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師,梁老師問明情況后,并沒有直接訓斥李小剛,而是耐心地幫助李小剛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標點,改了錯別字,重新組織了那段話。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難道你也把我當作一個無用的人。不,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再見吧,零分!然后,梁老師讓李小剛讀了這段話,贊嘆道:“這是詩,一首很好的詩啊!”聽到這句話,李小剛感到很驚詫,梁老師接著說:“詩貴在形象,你的這首詩很形象,詩言情,詩言意,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不甘與零分為伍的人。”“這是詩?我也能寫詩?”沒想到梁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還會如此地評價他,李小剛非常感動。
從此,在梁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幫助下,李小剛驅(qū)散了心中的陰霾,堅定了學習的信心,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兩年后,李小剛順利地考上了高中。
問題:(1)梁老師成功地運用了哪一種教育原則?
(2)結(jié)合材料,闡述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
參考解析:
(1)梁老師成功運用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該原則是指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jié)合知識、技能中的內(nèi)在的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材料中梁老師不僅幫李小剛糾正了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體現(xiàn)了科學性,同時鼓勵他、幫助他,讓他樹立了學習的信心,體現(xiàn)了教育性。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②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