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渴望賞識與評價、重視威望和名譽等”這句話所描述的是馬斯洛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人對( )。
A.安全的需要
B.社交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答案】C
【解析】尊重的需要表現(xiàn)為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具體表現(xiàn)為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渴望賞識與評價、重視威望和名譽等。
2.“老謀深算”指的是( )。
A.一般智力
B.流體智力
C.晶體智力
D.特殊智力
【答案】C
【解析】晶體智力:獲得語言、數(shù)學等知識的能力,它決定于后天的學習和經(jīng)驗,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系。在一生都在發(fā)展,25 歲以后發(fā)展速度漸趨平緩。老謀深算屬于后天習得,且年齡越大證明學的越多。
3.首次提出了智商的概念的德國心理學家( )。
A.比納
B.推孟
C.施特恩
D.韋克斯勒
【答案】C
【解析】德國心理學家施特恩首次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推孟正式引用并改進了“智商”概念。
4.《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聰穎多疑,孤僻高傲。她的氣質(zhì)類型是( )。
A.膽汁質(zhì)
B.多血質(zhì)
C.粘液質(zhì)
D.抑郁質(zhì)
【答案】D
【解析】抑郁質(zhì)的人表現(xiàn)為行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適應能力差,容易疲勞,性格具有明顯的內(nèi)傾性。
5.一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歸諸別人或客體的心理現(xiàn)象,叫( )。
A.認同
B.移植
C.回歸
D.投射
【答案】D
【解析】 投射是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tài)度或欲望轉(zhuǎn)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歡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