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學習了數學一下午他感到很滿足,這是( )。
A.自我認知
B.自我體驗
C.自我評價
D.自我控制
2.皮亞杰認為( )是認識的基礎。
A.圖式
B.同化
C.順應
D.平衡
3.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及“輔助學習”為基礎而提出的教學方法是( )。
A.隨機教學
B.情景教學
C.拋錨式教學
D.支架式教學
4.臨近考試,學生想要出去玩,但是又害怕考不好的心理,屬于哪種動機沖突?( )
A.雙趨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多重趨避式沖突
5.一個人不屈服于周圍人們的壓力,不隨波逐流而能根據自己的認識與信念,自覺的采取決定,執(zhí)行決定。這體現了意志的哪一品質?( )
A.獨立性
B.果斷性
C.堅定性
D.自制力
6.小學生為了考上好的學校,成為國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學習,這是人( )的具體表現。
A.能力
B.品質
C.意志
D.氣質
7.“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是人格的( )。
A.獨特性
B.穩(wěn)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8.自我調控系統是指以( )為核心的人格調控系統。
A.自我認識
B.自我意識
C.自我體驗
D.自我控制
9.小周的家鄉(xiāng)為某小縣城,他在北京的某一流大學學成了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學業(yè)后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這體現了教育在( )方面的作用。
A.減少人口數量控制人口增長
B.提高人口素質改變人口質量
C.促進人口結構趨于合理化
D.促進人口遷移
10.針對本區(qū)域環(huán)境污染的現狀,張老師帶領本組老師編寫了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學生讀本,這突出體現了張老師是( )。
A.學習的指導者與促進者
B.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fā)者
C.課堂教學的管理者
D.課堂教學的組織者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體驗是伴隨著自我認知而產生的內心體驗,自我評價是主體對自己思想、愿望、行為與個性特點的判斷與評價。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調節(jié)。題干中的“感到滿足”是一種內心體驗,所以選B。
2.【答案】A。圖式是認識的基礎,外界刺激對主體的影響,要依賴于主體所具有的圖式。
3.【答案】D。維果斯基的思想體系是當今建構主義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要點在于:首先,強調在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學生的發(fā)展活動;其次,教師指導成分將逐漸減少,最終要使學生達到獨立發(fā)現的水平,將監(jiān)控學習和探索的責任由教師向學生轉移。維果斯基的理論對于合作學習、情境學習等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導性。
4.【答案】C。本題考察的是意志沖突的內容。意志沖突包括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和多重趨避沖突四種類型。選項A雙趨沖突指同時并存兩種能滿足需要的目標,他們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選擇其中之一時所產生的動機沖突。選項B雙避沖突指同時遇到兩個力圖回避的威脅性目標,但只能避其一所產生的沖突。選項C趨避沖突指同一目標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時又不得不回避,從而引起的沖突。選項D多重趨避沖突即對含有吸引與排斥兩種力量的多種目標予以選擇時所發(fā)生的沖突。從題干信息可知學生想去玩,但是因為害怕考不好又不想去玩屬于是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所以屬于趨避沖突。故本題選C。
5.【答案】A。本題考查意志的品質。意志的品質包括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和自制力。選項A,意志的獨立性是指一個人不屈從于外在的壓力,不隨波逐流,根據自己的認識和信念,獨立地采取決定,執(zhí)行決定的品質。選項B,意志的果斷性是指一個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決定和執(zhí)行決定方面的意志品質。選項C,意志的堅定性也叫堅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動中能否堅持決定,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和障礙,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質。選項D,意志的自制力也叫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方面的意志品質。題干強調不隨波逐流,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和信念,自覺地采取、執(zhí)行決定,體現了意志的獨立性,故選A。
6.【答案】C。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jié)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動叫意志行動,所以意志行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行動的目的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才能達到。
7.【答案】B。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說明人格是穩(wěn)定的。
8.【答案】B。自我調控系統以自我意識為核心,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jiān)控三個子系統。故本題選擇B項。
9.【答案】D。教育的人口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有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的功能。具體表現在:(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質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質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現在對青年一代的培養(yǎng)上,其次還表現在對成年人的教育上。(2)教育可以減少人口數量。一個國家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3)教育可以實現人口遷移。教育可使無序流動變?yōu)橛行蛄鲃樱谷丝诮Y構趨于合理化。
10.【答案】B。根據本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現狀,張老師帶領本組老師主動編寫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學生讀本,說明張老師具有創(chuàng)新教育意識,是學生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