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了漢語拼音字母“a、b”后,利于之后學習英文字母“a、b”的書寫,將出現(xiàn)(多項選擇題)。
A.正遷移
B.負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答案】AC
【解析】掌握了漢語拼音字母“a、b”后,利于之后學習英文字母“a、b”的書寫,這屬于正遷移,同時也是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為順向遷移。
2.下列關于學習策略,表述不正確的觀點是(多項選擇題)。
A.篇幅短小或內在聯(lián)系密切的材料,適于采用分段識記
B.畫線與圈點批注結合使用是復述策略之一
C.閱讀時集中注意、考試時掌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是元認知策略中的調節(jié)策略
D.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向他人請求幫助是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
【答案】ACD
【解析】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1)認知策略是個體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門別類地系統(tǒng)儲存。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2)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3)資源管理策略則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huán)境和資源的策略,具體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學習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資源利用策略。A項篇幅短小或內在聯(lián)系密切的材料,適合整體識記。對于篇幅較長、或者較難、或者內在聯(lián)系不強的材料,適于采用分段識記,故說法錯誤。B項畫線與圈點批注是復述策略的一種,故說法正確。C項考試時監(jiān)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屬于元認知的監(jiān)控策略,故說法錯誤。D項學習遇到難題向他人求助屬于資源管理策略中的人力資源利用策略。綜上所述,本題選ACD。
3.以下選項中,關于學習遷移理論表述正確的是(多項選擇題)。
A.沃爾夫的形式訓練說
B.賈德的概括說
C.苛勒的關系轉換說
D.約翰遜的相同要素說
【答案】ABC
【解析】相同要素說,也叫共同要素說,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故此題答案選擇ABC。
4.動機水平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直線關系,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判斷題)
【答案】×
【解析】動機水平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成倒U型曲線關系,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故本題表述錯誤。
5.根據形式訓練說,電話接線員經過長期訓練,記憶數字的能力會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證他們記憶外語詞匯的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判斷題)
【答案】×
【解析】從形式訓練的觀點來看,遷移是通過對各種官能的訓練,提高各種能力如注意力、記憶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且,遷移的產生將是自動的。故而形式訓練說認為電話接線員經過長期訓練,記憶數字的能力會大大提高,且他們記憶外語詞匯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故本題表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