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學(xué)生家長給余老師送禮,想讓余老師給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師拒絕了。余老師的做法(?。?。
A.不正確,不利于取得家長的信任
B.不正確,不符合家校的溝通
C.正確,符合嚴(yán)慈相濟的要求
D.正確,符合廉潔從教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為人師表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作風(fēng)正派,廉潔奉公,不利用職務(wù)之便謀取私利。題干中余老師拒絕了家長送的禮物,說明余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符合廉潔從教的要求。故D項正確。
A、B兩項錯誤,余老師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排除。
C項錯誤,嚴(yán)慈相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關(guān)于關(guān)愛學(xué)生的要求,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2.下列歷史故事,與秦始皇有關(guān)的是( )。
A.圖窮匕見
B.指鹿為馬
C.望梅止渴
D.三顧茅廬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歷史典故。“圖窮匕見”的故事說的是戰(zhàn)國末年,燕國太子丹物色荊軻與秦舞陽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頭及燕國的地圖讓二人進獻給秦王,秦王十分高興。荊軻展開燕國地圖,露出鋒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劍抵抗,衛(wèi)兵乘機上前殺了荊軻。故A項正確。
B項,“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相傳趙高試圖謀權(quán)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給秦二世,并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于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后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望梅止渴”的故事說的是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jié)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后,(由于條件反射)嘴里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他們憑借此(暫時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愿望)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三顧茅廬”的故事說的是漢末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后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F(xiàn)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3.1848年法國爆發(fā)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共和國。該共和國的名稱是( )。
A.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B.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C.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D.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歷史。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fā)。二月革命成功后,由拉馬丁、賴德律·洛蘭等人以及工人代表組成了臨時政府,宣布共和國成立,七月王朝崩潰,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后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在法國歷史上,第二共和國是存在時間最短的政體。它是最后一個經(jīng)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權(quán),期間男性公民的普選權(quán)首次得到確認(rèn),奴隸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廢除。故A項正確。
B項,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1870-1940年統(tǒng)治法國的共和政府。第三共和國采用議會民主模式并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共和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戰(zhàn)爭的失敗而倒臺、巴黎公社被成功鎮(zhèn)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因為納粹德國入侵而垮臺。第三共和國雖然從未被認(rèn)為能長期執(zhí)政,但意外地是法國第一個長久而穩(wěn)定的共和國政權(quán),贏得了法國人對共和政體的支持。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1945.9-1957.10),史稱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年法國光復(fù)后,圍繞政體問題,各派政治力量展開激烈斗爭。1945年9月,法國全民公決,擯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945年10月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告第四共和國正式建立。該憲法確立兩院議會制,并對共和國總統(tǒng)的權(quán)力做了嚴(yán)格的限制。1945年11月,戴高樂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于1958年,同年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10月5日新憲法正式頒布,第五共和國宣告成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